如何认识绘画
王家增
如果我们翻开一本美术典籍,我们不难通过其文字与图片的引导,迅速经历一遍人类视觉经验的历史演变。如果我们认真追溯每一张作品的源头,则会被引领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例如博物馆、美术馆或者私人寓所中所收藏的原作面前,即使我们通过观摩这些经典作品来了解美术史、了解造型经验,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一件耗时且艰巨的事情。正是基于此,艺术教育应运而生。我们可以通过在高校中的艺术专业教育学习,迅速打开视野,深入到所学专业领域的内部,结合具体的实践研究,来掌握深藏其中的艺术奥妙。
绘画是视觉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也是艺术学科中的一个重要专业组成部分。绘画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通过国画、版画、油画等专业语言特点,不仅提高了艺术的影响与传播范围,也增强了绘画原本的一些社会功能属性。学习绘画, 首先是要掌握一定的造型能力,也就是对素描、色彩、构图等因素的把握能力,造型能力是视觉创造的基础,拥有良好的造型能力能够更好地进行艺术创造;其次是要掌握绘画学科的基础技术,如国画的墨法,版画的印痕,油画的媒介等,绘画的技术性很强,既要求造型能力,也要求对材料性能的熟悉与动手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必要的绘画技术是创作质量的保证;最后就是把你的艺术观念和视觉经验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也是最高深的一个艺术创作阶段。艺术创作是人们体验世界的一种方式,绘画的独特性使画家们既要面对眼中的世界,观其原貌,也要面对手中的媒介,致力于创造。由于绘画表现形式的独特性,因此充分体现了其学习价值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
1.对缜密理性思维与灵活感性判断的双重把握。一幅精彩的绘画作品一般需经过构思、草图、绘制三个过程才能完成,相比较于其他学科,绘画创作的每一个阶段都呈现出与灵感、与控制偶然密不可分的艺术属性,同时每一个阶段又相互关联,在创作之前虽然可以有计划地选择适当的手法与理念,但在实践过程当中又不断地进行调整和进一步完善,因此它对理性思维与感性判断的相互培养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2.眼、手、脑相互协作能力得到增强。在绘画表现中,描绘的过程就是通过大脑的指挥、手上技能的运动、良好的视觉修养来共同协作完成创作的过程。通过训练,使眼、手、脑的协调能力得到提升。
3.创新意识的形成。学生的操作实践过程需要大量的创新经验作为依托,在发现和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内容和形式的过程中,强调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和艺术想象力,使得其艺术心理定势得到增强,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开拓。
4.视觉形象的转换。在绘画语言的表现中,五彩缤纷的色彩世界可以被概括为虚实、繁简、强弱、明暗等造型手段,不同形式的点、线、面经过不同方式的组合传达出人们对物体形象以及色彩的认识。这种不同形式的点、线、面及其组合方式也是一种新的视觉符号的转换,它是促进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化的有效方式。
5.意志力的训练。绘画表现的过程必须集中投入精力,只有拥有强大的意志力与耐心,才能使画面达到令人满意的视觉呈现,才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做事认真细致与持之以恒的研究态度。真正的艺术家和其他领域的杰出人物有相似之处,即以持之以恒的耐心去面对自我的真切认同。
6.审美素养的提高。在绘画表现过程中因其不同材料特质与物质属性,在色彩的概括与形象的塑造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美感,在制作过程中呈现出相应的偶然性与天然的肌理之美,因描绘过程中的时间推移而呈现出不同的层次之美,因其点、线、面的组合变化而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之美。绘画是提高人的审美素养的重要艺术活动形式。
艺术是区别于其他人文专业的实践类学科,是通过物质媒介来探寻人类精神世界的表现形式。事实上,绘画学科的学习内容也绝不仅仅局限于本专业。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除了深入专业研究以外,跨领域、跨学科的知识架构对高水平绘画人才的培养也至关重要。艺术专业通过与文学、史学、哲学、国学等学科的交叉与跨界交流,打通专业的壁垒,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另外,艺术学院从本科开始实行导师工作室制,目前绘画系有“绘画本体语言工作室”“材料与修复工作室”“绘画新媒介工作室”三个工作室。本科一年级开始在造型基础课程的配置上,初步了解各工作室的教学理念,在不同教学理念的学术引领下,鼓励学生形成勤奋、自律、自由、创新的学习氛围。通过对不同绘画表现手法的学习,拓展创作取材的范围广度和专业知识量的积累纵度,加上对技法、材料、造型等基础课程的实际操作,对各导师工作室的思考方法和创作理念进行具体实践,对绘画表现的历史和当代的媒介、技术、知识进行梳理,找到自己的兴趣方向。三年级开始进入各个导师工作室,基于教与学双向选择,学生带着各自的特质与导师的认可进入工作室展开学习,开始专业创作和课题研究计划的深入探索,为今后的个性创作筑牢根基。
在学院学术主张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个性引导也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绘画专业的教学特点。立足于此,艺术学院的绘画系教学秉承以传统为基础,以美育为核心,以创作为导向,以学术能力的深入提高为基本诉求,坚持鲜明的专业教学特色,打造综合类高校中的一流艺术学科。既能突出绘画专业领域的优势与特点,又能实现学校培养一专多能、具有创新性思维的复合型、学者型人才的教学使命,更为重要的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中国人民大学独特艺术主张与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教育可追溯至1937年战火中的陕北公学、延安鲁艺。历经华北联合大学文艺部、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三部),以及1999年复建的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更名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院自1999年复建以来,依托学校人文社科的深厚积淀,渐形成了特色化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路径,不断追求着人大校徽中的“人民”、“人本”、“人文”的内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践行艺术的时代使命;遵循“人本”理念,营造创新和创造的育人氛围;夯实“人文”基础,增强学生发展的持久动力。积极探索中国艺术教育的“人大”模式。绘画专业经过24年的建设与发展,不断凝练学科建设方向,在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影响力、国际交流等多个方面得到显著提升。教学团队原有徐庆平、沈尧伊、闫平、王克举、徐唯辛、丁方等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和学者仍持续关注并支持绘画专业的发展,现在以张淳、黄华三、祁小春、王家增、刘明才等教授为代表,引领本专业发展方向,在当代艺术界声誉显著。
知名校友
武志:2000级绘画专业本科生,斯玛特教育集团创始人,斯玛特综合艺术课程研发人之一,斯玛特美术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SMART教育模式发起人。
王尔义:2010届博士,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委会委员,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综合画种评委。福建华侨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具体院系介绍请点击院系名称查看:艺术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 京ICP备050668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