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吴晓求教授应邀参加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并发言

11月3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教授应邀参加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并就“中国金融的现状、问题及未来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作了发言。

吴晓求教授对当前中国金融运行的态势进行了判断,分析了中国金融业存在的缺陷和潜在风险,提出了如何通过深化金融改革来消除或降低我国金融体系发生大风险的可能性。

吴晓求教授从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两个方面分析了当前中国的金融态势,认为“总体稳健、风险可控”。但中国金融体系隐含着三大潜在风险:一是商业银行金融资产在整个金融业资产的占比较高,并呈上升趋势;二是金融结构证券化程度较低;三是M2与GDP比例较高,亦有上升趋势。

针对这些问题,吴晓求教授指出,必须通过深化金融体系改革特别是推动金融结构改革,来消除或降低金融体系中的潜在重大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一个关键点是推动包括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在内的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重要的任务是,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不断扩大资本市场的规模,改善资本市场的资产结构和价值,推动资本市场的制度变革和对外开放,提升资本市场国际化程度,形成资本市场的正常成长机制;与此同时,积极稳妥地深入推进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改革。债券市场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是在控制债务风险和完善信用评级的前提下,逐步扩大发行规模,改革发行审批体制,明确债券发行审批和监管的单一主体,统一债券交易市场,打破部门分割,形成统一的开放的市场体系,使其真正成为市场化的社会财富管理机制。股票市场制度变革的重点是发行制度的改革、并购重组规则的调整和退市机制的严格执行。

吴晓求教授认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是中国金融结构调整的关键,是中国金融改革两大战略性任务之一(另一战略性任务是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金融体系现代化的基石,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而不是从实用主义角度去理解发展资本市场的深远意义。

李克强总理还就相关金融问题与吴晓求教授进行了探讨。

相关链接:

[新华网]李克强:以改革创新推动中国经济升级发展

[中国政府网]李克强:用双发动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前行

[人民网]李克强在经济形势专家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上强调 把压力变动力 化挑战为机遇 

分享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 京ICP备050668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