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至18日,中国人民大学“求是思源”优秀学生培养团队赴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民族中学、十二连城乡以及内蒙古大学等地支教、调研。34名师生走进基层,来到祖国西部地区,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开展志愿服务,用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深入调查研究,得到了“震撼心灵”的成长。
中国人民大学“求是思源”优秀学生培养计划,是在“光华思源工程”的资助下,由中国人民大学与永庚公益项目于2012年11月起合作设立的优秀学生培养项目。项目自设立以来,得到了上级部门、基金会及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永庚公益项目办公室主任王灿女士随团出席了第一期内蒙之行的部分活动。
“求是思源”项目以人民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改革路线图为指导,以“厚重”为关键词,秉承光华思源工程“受助、自助、助人”的价值理念,着力为未来中国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精神的拔尖人才。项目共为期三年,分别以“关爱和社会责任”、“创新与社会发展”、“沟通和全球视野”为主题组织学员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学员全部从一年级本科生中遴选产生。项目发布后,有近300名候选人递交了申请,最终,30名2012级本科生从团队实践、群体面试等多轮历练中脱颖而出,成为“求是思源”项目的首批学员。
8月9日至14日,“求是思源”支教调研团在准格尔旗民族中学举办了“SMILE”微笑成长夏令营。他们左手知识,右手真情,在138名民族中学的孩子们心中“播下了一颗颗希望的种子”。
“SMILE”课程由中国人民大学“求是思源”项目团队首创,包括学习能力提升(Study Improvement)、个人心理成长(Mental Development)、创新思维塑造(Innovative Thinking)、文化素质培养(Literacy Education)、英语口语锻炼(English Speaking)五大模块。为了不辜负一百多名自愿报名前来听课的内蒙中学生沉甸甸的期望,“求是思源”项目团队的每一位“思源人”在暑期精心准备,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备课与试讲,群策群力,设计了“心理拍卖会”、“多元文化面面观”、“头脑风暴”、“我为校长出计策”、“Chit–Chat英语角”等教学环节,力求让每堂课都充满知识与趣味;每天支教结束后,“求是思源”团队都要召开总结分享会,分析教学效果和孩子们性格的改变,探讨每一个有助于提升支教效果的细节,也成了“思源人”默契的约定。虽然支教仅仅6天的时间,但辛勤的汗水收获了丰硕的果实。在孩子们写给志愿者的小纸条和书信里经常能看到这样真挚的话语:“他们的到来,让我这个胆怯、课上都害怕去回答问题的学生,转变为课上积极回答问题的参与者”;“虽然仅仅是六天,但还是很舍不得,好像我们已经是很好、在一起很久的友人要分开了”;“我将会以你们为榜样,在五年后,希望自己也会迈入人大的校门”……在8月14日上午举行的成果展示会上,“SMILE”微笑成长夏令营学员的家长们看到孩子在台上自信大方地表演合唱、小品、朗诵、歌舞剧和英语话剧等精彩节目时,纷纷表示“很惊喜”、“很感动”。准格尔旗民族中学校长杨树青评价说:“30位人大学生对130位准民中学生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SMILE课程设置得非常新颖,切合学生的发展实际,对他们以后思想的发展、学习目标和人生理想的树立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稚嫩的教案初稿到最后生动的课堂,从初次试讲时的紧张失措到娴熟地把握节奏,带动每一个学生,“SMILE”课程对于每一位“思源人”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成长和蜕变,不仅是沟通表达能力、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其中得到了锻炼,更重要的是“责任”这个词语在“思源人”的心目中有了更生动的诠释。
8月14日下午,“求是思源”团队与准格尔旗地方领导座谈,汇报了支教的成果与感受,并就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民族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访谈。准格尔旗团委书记杨峰、副书记李彬、民族中学校长杨树青等出席座谈会,旗教育局、民族宗教事务局对支教调研团一行给予了重视与支持。
8月15日至16日,“求是思源”团队一行人来到十二连城乡、库布齐沙漠和希拉穆仁草原走访调研。十二连城乡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草原和沙漠是内蒙古地区最为典型的地质特征。在这两天时间里,学员们兴奋地走上田间地头,走进现代化的生态农业园和智能化的育苗温棚,与村民、与乡镇领导、与大学生村官交谈,加深了本土情怀与社会使命感;学员们通过调研荒漠治理和草原牧区民族经济,思考兼顾经济与生态的发展路径,探讨可持续的资源开发与保护机制,同时,也体会到了浓郁的蒙古民族文化风情,感受到了祖国大地的壮美与辽阔。
8月17日上午,“求是思源”团队赴内蒙古大学参观访问,并聘请人民大学内蒙古校友会副秘书长、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赵海东教授担任我校“求是思源”项目的校友导师。导师制是“求是思源”项目的一大特色,30位学员每人都将有一位校友导师为他们提供学业和职业指导。赵海东校友受聘后,与学员们进行了亲切的座谈交流。他以问答的形式,通过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与“求是思源”的同学们分享做人与做事的道理,并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为同学们解读资源密集型、生态脆弱型地区的经济学现象,同学们被赵海东教授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亲切地称呼他为“海东学长”。
8月17日,学员们还参观了内蒙古大学民族博物馆,馆长贺其叶勒图教授亲自讲解,使同学们对蒙古族的历史传统与民俗文化有了更加系统的了解。随后,同学们来到伊利集团观摩全球领先的自动化样板工厂,学习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每晚调研结束后召开的总结分享会,被“求是思源”的学员们称作“一场思想的盛宴”。学员们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积极思考、热烈讨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产业结构调整”、“硬转型”和“软转型”、“绿色煤炭”、“国家钻石模型”、“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成为分享会上的热门词汇,“中国梦想”、“大时代”、“青年责任”则是学员们感慨最深的关键词。
“十天的支教调研活动,让我深刻体验到了‘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的丰富内涵。”“求是思源”学员、经济学院2012级本科生的韩旭同学说:“服务不是简简单单地做事,它必然伴随着付出、辛苦与疲惫,但是,在支教中,我收获了远远比疲惫大得多的幸福感与成就感。”在“求是思源”团队成员、财政金融学院2012级本科生陈心仪看来:“这次内蒙古之行让我意识到,蓬勃发展的西部地区亟需知识、智力和人才的支持,需要我们去参与、去建设。我们当代青年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热切关注中国改革发展中的‘真问题’,积极地成长成才,因为祖国的明天需要我们!”
链接:“求是思源”优秀学生培养计划启动暨明德思源青年联合会成立仪式举行
http://news.ruc.edu.cn/archives/39504
版权所有 Copyright©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 京ICP备050668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