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光炜:用“经验”与“感觉”重返历史

在这方精致的人大校园,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都在发生新鲜的故事,有人在一勺池畔轻声诵读,有人在谨勤路上匆匆穿行,有人刚刚结束通宵的奋笔疾书站立窗前眺望远方,有人站上讲台翻开书本谈论古今天下,有人围坐一圈热烈讨论话题……这些风景一直在我们身边,年复一年,镶刻在人大地图里。

有很多人,值得歌颂;有很多故事,值得分享。智库建言、协创平台、百村调研、同辈关怀、法律援助、公共服务……每个故事都有人来了又走,都充满自信、惊喜和欣慰,也流淌着不安、失落和泪水。

本学期人大新闻网继续推出《光阴人大》系列稿件,讲述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希望通过他们的心路和足迹,分享人大精神、凝聚人大力量,珍惜这一段难忘的光阴故事。

第29期光阴人大为您讲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程光炜和他的“文学梦”。

500x333

“程光炜是近十年来有建树的当代文学史家之一。他以重返八十年代为中心的文学史研究,对八十年代作家、作品、思潮、制度、刊物、事件的重新解释,深化了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他以文学史家的厚实与内敛的笔致,参与当下的文学批评,产生了一组被学界称为‘史家批评’的精彩文章,为当代文学批评增添了新的内容。”

在第二届“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颁奖典礼上,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程光炜教授获此殊荣,这段颁奖词对他数十年学术活动作出如此评价。

与文学为伴是寂寞的,程光炜却认为这是“人生一大乐事”。如今回顾学术生涯,一切看似水到渠成。但每逢个人选择的重要关口,实则有着面对各种可能和偶然时的当机立断。而用“经验”与“感觉”重返历史,一直是程光炜文学研究的独特品质。

 

1

 

从“知青”到“校园诗人”

1974年3月,18岁的程光炜来到位于大别山腹地的河南省新县插队,在农村一呆就是两年多。

自小在城市里长大,程光炜笑言当时的自己就像个“知青少爷”。初涉农村生活自是充满了各种不适应,而恶劣的住宿条件成了他最大的困扰。那时他被分到农场分场,和其他几个小伙子一起挤到土地庙里,大个头的山老鼠在房梁上盯着这几个来自城市的陌生少年,床铺上满是虱子,咬得人难以入眠。逼得没法,几个人只好向老乡讨来农用杀虫剂“六六粉”抹在身上,才能勉强躺下。

在大别山插队的这两年,尽管生活条件艰苦,程光炜依然不忘阅读和创作。他爱看李瑛的《红花满山》,每天早上起来都要背诵一段,也爱看当时在知青中广受欢迎的浩然的《艳阳天》和《郭小川诗选》等篇章。他还尝试自己创作,最初写的是四句一行的“十七年诗歌”,“写朦胧诗是上大学以后了,那时候写的还不是朦胧诗”。因为给县广播站写通讯稿,他受到县委宣传部杨文谋先生的赏识,被抽调到县政府办公室当秘书。

1977年,“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来临,数百万人走进考场。程光炜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1978年3月,他进入河南大学中文系就读。

当时班里最大的学生有三十出头,最小的才十四、五岁。“虽然大家的年龄相差不少,可学习气氛却很热烈。当时我们学习不是为了谋取学位,也不是为了毕业找工作,完全是内心的冲动,想让自己丰富起来,因为历史欠我们太多了。对于77级学生来讲,我们就是从这样的出发点进入了新时期文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开始创作“朦胧诗”,逐步成长为一个打上时代烙印的年轻诗人。

程光炜曾经在甘肃文学杂志《飞天》的“大学生诗苑”栏目上发表了很多文章,是该杂志的早期作者,也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发表过作品。那时的他“只想把自己满腹的感情和思考倾吐给时代”。

“上个世纪80年代的很多人、尤其是中文系的学生都把文学创作当成一生的志业,我那时候也是那么想的。总觉得写诗比做学问层次高、有才气,做死学问算什么啊。”程光炜笑言,“那时候我年轻无知,也很狂妄。”此时,一心要做一名诗人的程光炜,没有想过走学术研究这条路。

从诗人到诗歌批评家

1983年,程光炜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在校园中感受到浓厚学术氛围的他,渐渐由诗歌创作转向诗歌批评,并与于坚、周伦佑、王家新、欧阳江河、西川等“第三代诗人”交往深厚。直到如今,程光炜还保存着当时与他们之间的几十封通信。

 

2

 

“当然,因为多年的诗歌写作,我也养成了诗化的、跳跃性的文学思维,这对做学问肯定是大碍。”但曾经的诗歌创作经历也是无可替代的财富,“受过诗歌训练的人,再来谈诗歌会更加游刃有余,可以谈得很到位。诗歌对人的训练是最难的,如果一开始搞评论,再谈诗歌,那不一定能行。”从诗人到诗歌批评家,程光炜开始了一个全新的时期,他努力让自己适应这样的角色转换。

如今,80年代的诗歌热潮已过,诗歌创作似乎也已远离了文学的主流。然而在程光炜看来,当代诗歌仍然很“热”,还有不少人坚持着诗歌创作,而且当代文学家都非常尊重诗人。“像莫言这几十年都不断在写诗,阎连科也在写。作家格非有一个观点,认为80年代先锋小说有两个源头,一个是汪曾祺,一个是朦胧诗。”不过他也遗憾,诗歌的整体品质还是有所下降,“这几年我感觉诗歌写作整体偏技术化了,出自内心的东西越来越少。诗歌在朦胧诗时期到90年代的高潮过去后开始走下坡路。”

今日的诗歌创作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更为小众,多了很多日常的、琐碎的表达。对此,程光炜坦言,“我年轻的时候,当然也很喜欢青春的诗歌;而现在,沉郁的诗歌似乎更能够打动我。”

重返“八十年代”

1999年,程光炜编选了《九十年代文学书系·岁月的遗照》。这本90年代诗歌选集在诗歌界引起关于“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的大讨论,也招致一些非议。在这场论争中,程光炜受到一些著名诗人的抨击,其中几位甚至是他的朋友,这给他带来了不小打击。原先对诗歌怀有的某种浪漫天真的想法,也发生了根本改变。“当然,今天我回过头看,这些都能原谅。那时都是年轻人,大家年轻气盛,可以理解,当时的20多封信我现在都还留着。”此后,程光炜放弃了诗歌批评,转向文学史与当代小说研究。

 

3

 

2000年,程光炜与北京大学洪子诚教授一起开展“十七年文学”研究,很快他发现自己并不适合:“洪老师上大学时正好是1957年开始的反右时期,‘十七年文学’整体的呈现、怒放及落幕,洪老师是有体验的,在这段文学史中具有当事人的身份,而我没有。”在意识到这一点后,自认为“不那么死板”的他很快退出,回到与个人经历更契合的八十年代文学研究。

“我是77级大学生,1978年3月进校,经历的是新时期文学,所以我想作为当事人回到这个点。”从2005年开始,程光炜带着博士生开始“重返八十年代”研究,做当代文学史的清理工作。在他看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当代文学的一个制高点,同时也是联系“十七年文学”和九十年代文学的枢纽。“我们重返八十年代文学,实际上做的是整理性工作,是对过去的八十年代文学批评的反思。我们不会简单地认同某个结论,而是把它作为起点,思考那一代批评家或作家为什么会这样想问题,背后支撑的东西是什么,我们想回到历史的复杂性里面去。”

通过多年带领学生从事八十年代文学研究的经验,程光炜逐渐不写作偏于感性和率性而为的评论性文章,而是倾向于把作家纳入到文学史的视野里。 “大学的课堂,实际上是文学史的课堂。”在程光炜看来,“大学老师就是文学陈列馆的讲解员,在现代文学史的庙堂里,会有几个‘大菩萨’——鲁迅、茅盾、郭沫若等,当然,这些‘菩萨’也会变,后来又出现了沈从文、张爱玲等。”程光炜意识到,文学史的观念在不断变化,但对文学现场的清理,终究要以绵密细致的材料实证为基础。这也使他逐渐养成被人称为“史家批评”的笔致。

如今,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在国内学术界已处于前沿位置。而程光炜关于重建当代文学史的构想远不局限于八十年代。他强调自己的研究寻求建立上个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这三个十年的历史关联性,也就是建立当代文学“后三十年”的整体性。在这样一种完整的架构下,才能够理出一条清晰的当代文学史发展脉络。

“大小文学史的梦想”

“按照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65岁退休的规定, 我还可以在这个岗位上继续工作七、八年,这是我的一大幸事。”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对于一个人文学科学者来说,正步入研究的壮年时期,谈到未来的学术规划,程光炜难掩兴奋之情,“我打算写一个‘小文学史’和一个‘大文学史’。”

 

4

 

按照他的设想,“小文学史”计划写三本书,分为三个时间节点:1979,改革开放,“人”的归来,大批知识分子回到社会舞台上;1985,文学转型,革命文学回到“正常”文学;1993,文学面向市场,面对书商,开始调整。

为了这新的学术构想,程光炜每周尽可能抽出两个整天泡在图书馆看材料:“我想要把这三十年的杂志都看一遍。这样虽然枯燥,却意义非凡。”他说这是受到英国作家汤普森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的兴起》的启发,“他用的材料非常丰富。我做文学史也还是会尽量‘让材料出来说话’,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用三个时间点将‘后三十年’串起来,把每个时间点上的文学最兴奋的东西找出来。”

在“小文学史”之后,他还有一个更大的构想:“如果还能‘苟延残喘’的话,我会再写一个几卷本的文学史,也就是我说的‘大文学史’,也有可能是小说史,不过这有太大的难度,可能是一个梦想。”说到这儿,他笑了。

“做学术,孤独和兴奋是相伴随的。作为一个教师,在社会中可能权力很小,但是在课堂上权力最大。作为学者也是,他们活在图书馆和资料室里,可能没有商人的利益来得那样直接。但一个社会,总是需要有人去做历史的编撰,把一段历史以独有的方式编写下来,像历史的年谱一样留下来,我做这些事的意义也就在这儿。想到这一点,我就不觉得自己孤独。”程光炜说,和文学在一起他不寂寞。

《光阴人大》专题第29期团队

总策划:王宏伟

策 划:高燕燕

编 辑:谢天武 孙浩爽 阴志璟

美 工:姜东昊

文 章:文学院新闻中心 朱敏 李芙蓉

图 片:图片与视频中心 文学院

分享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 京ICP备050668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