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学300讲 | 钱明辉教授讲授“竞争分析与科学决策”

      4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湖北招生组组长钱明辉教授走进武汉市第三中学,开展2023中国人民大学走进中学“闻道名师”300讲,为600余名高中生做了题为“竞争分析与科学决策”的学术讲座。讲座主要围绕三个问题而展开,包括“如何理解竞争分析?”“如何看待竞争效率?”以及“如何开展科学决策?”

image.png

       钱明辉教授介绍竞争分析的基础是竞争情报,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产品;竞争效率存在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效率是指某人或设备在单位时间内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广义的效率不仅包含狭义的效率,还涉及服务对象等待工作完成的时间的长短;“决策”的意思就是作出决定或选择,决策准则是用于衡量各备选方案的目的、目标、属性和正确性的标准。

       在谈到竞争分析要素时,他以《史记》中“田忌赛马”的典故为例,为同学详细剖析了竞争分析所涉及到的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竞争态势、竞争策略等竞争情报要素,并且通过改造“田忌赛马”的竞争环境来帮助同学们理解竞争态势的变化与竞争策略的调整,进而引导同学们理解竞争分析构成维度、方法体系与作用框架。

       在谈到竞争效率问题时,他引用《老子》中的经典思想“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帮助同学们认识到合理安排学习工作任务顺序的重要意义,强调排序优化对于提升绩效竞争效率、资源竞争效率、组织竞争效率和机会竞争效率的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引导同学们要重视时间管理,要依据轻重缓急设定短、中、长期目标,再逐日订定实现目标的计划,将有限的时间、精力加以分配,争取最高的时间利用效率。

       在谈到科学决策原理时,他结合同学们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决策问题,为同学详细介绍了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中七条决策准则的基本思想和主要算法,帮助同们更加直观地理解“管理决策即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他指出,决策的科学性是强调其客观规律性,而艺术性则是强调其灵活性与创造性。决策者的心态和判断事物的准则,往往是对决策结果影响最大的因素。他引导同学们认识到,决策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生就是不断地选择与决策,一个一个点点滴滴的决策构成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现在也决定着我们的未来,因此需要决策者运用更多的理性来采取更加科学的决策。

image.png

        钱明辉教授结合历史典故、现实生活、时代变迁,生动地讲授了竞争分析与科学决策的社会现象、一般规律和现实应用,并以报考中国人民大学志愿填报为例,为同学们深刻地讲解了决策评价需要考虑的必要性、充分性、存在性、可行性、可解性、唯一性、最优性、有效性等问题,并跟同学们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近年来在使命担当、价值引领、学科建设、育人团队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以及能够为同学们提供的资源和平台。讲座过程中通过与同学们的交流和互动,让同学们听的兴致盎然,不少同学表示期待将来能够有机会走进中国人民大学!



分享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 京ICP备050668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