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

让人人享有社会保障

郑功成 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的一生总是要经历一些风险的,生老病死更是自然法则。当个体遇到难以抵御的生活风险时,便需要国家和社会施以援手;而国家的发展成果也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与途径来让全体人民合理分享。社会保障正是帮助每个社会成员摆脱生活风险的社会机制和合理分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

例如,人生步入老年时,因退出工作岗位而面临着收入中断,养老金便成了保障老年人生活的基本经济来源;每个人都希望健康,但谁都无法避免疾病,一旦发生重特大疾病,便可能导致生活陷入困境,这使得医疗保险成为必要;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低收入或者无收入,或者遭遇天灾人祸,如果没有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灾害救助等在内的一系列社会救助制度,部分社会成员会陷入生活危机;儿童需要托幼事业和义务教育,妇女需要生育津贴等女性福利,老年人需要养老院、老年公寓及相关服务,残疾人需要康复、护理等专门照顾;等等。所有这些,都属于社会保障范畴,所揭示的是人人都离不开社会保障,只有社会保障才能免除所有人的生存危机与疾病忧患,才能满足每个人在不同年龄段所需要的社会福利诉求与社会化服务。因此,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发展社会保障事业与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构成了国家发展的重大使命,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社会公正与文明进步程度。

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来看,社会保障走的是一条从慈悲到正义之路。中国的社会保障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史书上既有国王祈雨救灾的记载,也有对士兵抚恤的措施,后来逐渐发展到系统的救灾备荒方略,并出现过政府举办的其他多种福利性项目,只不过当时不叫社会保障,而是以赈灾、济贫、施医、恤孤等名义开展的仁政。在西方,宗教慈善曾经是社会保障的代名词,直到1601,英国率先颁布专门的《济贫法》,才正式以法律形式规制政府救助贫民的义务。19世纪80年代,德国适应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世界上率先建立了与工业文明相适应的社会保险制度,这通常被视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之开端。但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一词却是在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中才开始出现。此后,社会保障即被有关国际组织及多数国家所接受,并逐渐成为以政府和社会为责任主体的福利保障制度的统称。然而,由于社会保障要受到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乃至伦理道德等因素的影响,各国具体国情的差异又使其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践中出现很大差异,对社会保障的认识和理论界定也就很自然地存在着差异。因此,当代世界对社会保障的理论界定并不统一,这也可以视为国情差异与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多样化实践的客观反映。

社会保障学就是以社会成员对福利的需求与政府主导下各种社会保障措施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但在以往的文献中,对社会保障学科性质的认识却存在着巨大偏差。这一方面与研究者不同的专业视角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受到了社会保障走过的历程及其多样化实践的影响。

经济学家通常在追求效率的前提下将社会保障视为一种收益分配手段,从而很自然地将社会保障划入经济学范畴;而在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进程中,一些经济学家尤其是像庇古、凯恩斯这样一些声名卓著的经济学家对社会保障的理论贡献,更使将社会保障归属于经济学范畴成为学界中相当多的人士认同的观点。而社会学家则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与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将社会保障视为社会学的一个领域,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等一批名著通常被视为社会保障的理论源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就是在学术界不仅能够看到经济学者之间或社会学者之间对有关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问题争论不休,而且能看到经济学者与社会学者之间的争论更为激烈,这种争论并非只是一道学术风景,而必然对社会保障政策产生直接的影响。一些政治学者也会说社会保障属于政治学范畴,因为实践中的社会保障事关国家的政治稳定与政治目标,是当代世界政党政治的重要内容;而法学家、管理学家等对社会保障学科的性质亦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社会保障在实践中必然地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社会因素决定着社会保障项目的有与无,经济因素决定着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与低,政治因素决定着社会保障发展节奏的快与慢,而文化因素决定了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选择,历史传统亦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从多个学科视角都可以研究社会保障,但只有站在多学科交叉的专业视角才能全面了解与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质。

鉴于社会保障独特的性质及其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在各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发达国家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支柱性制度安排,将其作为任何一个学科(包括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等)的分支均非合适,而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来发展更有利于社会保障理论的健康发展。因此,1997年新增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其归入管理学门类、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并在此基础上设置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点、博士点,自此开始,社会保障专业在我国学科之林具有了自己独立的专业地位。

从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到社会救助,再到面向老年人、儿童、妇女、残疾人的各种福利及相关服务,社会保障正在广泛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伴随着人生的每一阶段,它既是与财政、金融等并重的宏观政策工具,更是维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世代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决定了社会保障专业的重要性。


专业介绍

 

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劳动与社会保障的研究对象包括宏观的收入分配与社会福利议题、政府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也包括微观层面上企业的薪酬福利、家庭与个人的社会保障等。

 

为什么要选择人民大学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学科地位如何?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生由社会保障系和劳动经济系共同培养。我院有专门的社会保障系和劳动经济系,在师资配备、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具有强大的实力,是全国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重镇和“黄埔军校”。社会保障学科具有完整的本科、硕士和博士培养体系,是北京市重点学科。劳动经济学科是全国第一个劳动经济的国家重点学科,有劳动经济学硕士和博士点。

 

劳动与社会保障的本科核心课程有哪些?

劳动与社会保障的本科核心课程有:1.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包括:管理学、社会学、社会保障学、经济学原理、劳动经济学;2.专业学科必修课: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劳动社会学、社会福利、职业安全与卫生、发展与就业、人事管理经济学、工资理论与工资管理等。

 

具备哪些特质的学生更适合学习该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是一门针对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方面的应用学科,在培养阶段要求学生学习关于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统计学的学科基础知识。所以,学生选择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特质:1.学习刻苦;2.兴趣广泛;3.视野开阔;4.勇于创新。

 

在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学习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有:1.刚入门时,因涉及到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基础,需要打下牢靠而宽厚的理论基础,会感觉学习有些迷茫,;2.数学和统计学的大量基础知识要求较高,需要反复深入的学习和分析。3.因之前并未接触过类似的宏观政策,对现实的问题感触不深,需要积累一定的基础和经验;4.课本知识运用到政策实践,还需要一个逐步培养的过程。

 

社会上对劳动与社会保障存在哪些理解误区?

劳动与社会保障在国内是一门新兴的专业,但是在国际上却是发展已经非常成熟的大学科,社会上对这门学科认识还不够充分;其次,劳动与社会保障覆盖了关于就业、失业、收入、企业、家庭、人口、薪酬、保障、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社会上对这门学科认识还不够全面。近年来,随着国内关于《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法律的推行,以及五险一金、社会救助(低保)、社会福利等政策的实施,以及国内学者研究的国际化和实践化,这门学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当前我国面临着城镇化、就业创业、收入分配、人口老龄化、精准扶贫、社会服务等诸多方面的挑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国内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高。

 

现实中有哪些问题需要劳动与社会保障的人才来解决?

劳动与社会保障兼具极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专业性人才也非常缺乏。专业人才可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包括:1.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如何通过二次分配解决;2.企业与员工的收入、利润和薪酬福利等等相关问题;3.家庭所面临的社会福利与服务问题;4.个人的社会保险和收入熨平等等。

 

劳动与社会保障有哪些学术传统和知名学者?

因为涉及议题的重要性和广泛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国内外都有着蓬勃发展。学术传统是学术密切结合实践、以及多学科交叉。社会政策、公共管理、经济学、社会学、社会工作等专业都在孜孜不倦地从事社会保障与福利的相关研究,因此知名学者数不胜数。国外顶级名校的知名学者包括,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蒂特马斯(Titmuss)教授和吉登斯(Giddens)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梅志里(James Midgley)和华盛顿大学的谢若登(Sherraden)教授等等。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学术联系实际,极大地推动了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改革。

 

未来发展

劳动与社会保障毕业生主要在哪些行业就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上至与国计民生、下至企业管理,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量非常大。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接近100%,并且就业单位和薪酬待遇较为可观。目前主要的就业方向有:1.大型企事业单位,包括国企和外企,主要在人事部门,专司处理薪酬福利事项。2.金融机构,主要从事和保险直接相关的金融研究和投资工作。3.政府部门,主要在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劳动仲裁以及工会部门工作;4.高校,主要在各高校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也有在人力部门从事人事工作。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出国率和保研率如何?

学院学生选择在本校升学或前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剑桥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等其他境内外世界一流大学深造的比例接近60%。保送研究生的比例每年超过30%。





分享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 京ICP备050668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