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院


新闻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始建于1955年,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新闻教育机构,汇聚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燕京大学三校学科资源,经过六十多年发展,成为新中国记者摇篮、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研究重镇、新闻传播教育工作母机、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者、全球新闻教育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在教育部开展的四次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蝉联第一或评为“A+”,并在第五次学科评估中继续保持佳绩;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序列。



专业介绍


目前,学院拥有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5个本科专业,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传媒经济学和国际传播5个硕士和博士专业以及1个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在本科人才培养上,依照“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思路,实行无时点专业选择,所有学生的专业课除学科基础课外,全部专业课程包均可按自己兴趣选择,在毕业之前,学院会按照学生选择课程的结果认定专业,以满足学生就业需要。


新闻学

该专业为各类中央级主流媒体及政府文化宣传单位等培养专业新闻人才,培养学生达到新闻知识面宽、表达能力强、实务技能熟练。核心课程为新闻传播学理论、采写编评实务、历史、伦理法规等。


传播学

该专业为政府、企业、媒体和其他社会组织培养公共传播人才,培养学生实现视野开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精神。核心课程为传播理论及公共传播实务。


广播电视学

该专业为中央级广播电视、新媒体机构及政府文化宣传单位等培养视听传播人才,培养学生能够富有创意、视听传播技能与文字水平并举。核心课程为新闻传播学理论及视听节目采编制作。


广告学

该专业为广告、营销公司等培养创意、营销与管理人才,培养学生拥有宽广的知识面、富有创造力,并有营销知识与技能。核心课程为传播理论及广告营销实务。


国际新闻与传播学

该专业人才培养精准对接国家社会重大战略需求,为中央主流媒体及相关机构定向输出高素质对外传播人才,培养学生同时具备新闻专业知识与较强外语能力。核心课程为新闻传播学理论及国际传播实务。

 

培养特色


新闻学院积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高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大力拓展个性化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开辟出6个人才培养特区,分别为:“法学-新闻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与法学院合作组建,双主学位)、国际新闻全英文项目(与外国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等合作组建)、“传播学-公共管理”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与公共管理学院合作组建,双主学位)、“新媒体运营-数据管理”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与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合作组建,双主学位)、创意传播实验班(与艺术学院合作组建)、未来传播学堂项目。还设有本硕博贯通学术拔尖人才项目、“明德明新”厚重人才成长项目。


国际交流


学院与国外多所著名新闻与传播院系建立了密切深入的战略合作关系。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莫斯科大学新闻系、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诸多世界知名大学的新闻院系和研究机构是姊妹院校合作关系。

目前,学院在学生构成上的国际化程度很高,全院有各级学生1100多人,其中本、硕、博各级留学生超过100人。

同时,学院学生赴境外交流学习的比例高。境外交流奖学金资助全员覆盖。每年通过校院级交流项目、学院资助项目赴境外交流的学生超30人。(统计时间截止2023年2月)

 

未来发展


学院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和口碑是行内翘楚,一直属于社会紧缺、急需、热捧的高端新闻舆论人才。本科生毕业后, 20%左右选择出国深造,50%左右选择国内升学,30%左右选择就业。在就业的同学中,大部分进入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等中央主流媒体以及字节跳动、腾讯等新媒体,其余学 生进入中央级党政部门、大型央企、知名外企等更宽广的社会领域就业。

 

一直以来,学院培养的各级毕业生都具备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坚定的新闻理想和卓越的专业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东方风来满眼春》等深刻影响中国社会进程的历史篇章皆出自人大新闻学院毕业生之手。知名主持人张斌、刘建宏,奥运冠军秦凯、何姿,央视解说员高菡等皆是学院毕业生。莘莘学子逐步成长为优秀的记者、编辑、媒体高管、政府企业传播高管、著名广告人、公关人、出版人以及学界名师,为中国新闻传播等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统计时间截止 2023年2月)



官方网站: http://jcr.ruc.edu.cn

办公地址: 明德新闻楼503 学生事务办公室

联系邮箱: luoxl@ruc.edu.cn

办公电话: 010-62510009


分享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 京ICP备05066828号-1